11月6日上午,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班子第四次集中学习研讨会在闻天楼南楼208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迟涛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本次集中学习研讨以“推进专业升级改造,加快新工科新理科专业建设”为主题,会上,学院副院长吕英波首先进行了领学发言,随后班子成员围绕主题展开充分研讨。
为充分贯彻“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方法,吕英波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学习材料,带领班子成员学习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指示和精神。吕英波认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吕英波提出学院应从以下三方面发力:第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第二,聚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三,“高教大计,本科为本”,学院要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带领师生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在研讨阶段,学院党委书记迟涛、常务副院长王守宇、副院长陈耀、党委副书记李冶和副院长杜猛分别进行了发言。
迟涛认为优化教育评价体对推进专业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评价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助推器”。因此,在专业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大对评价体系的调研,制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建议教学评价采取描述性、质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机制,改变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转向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守宇认为本科教学是一个学院的立院之本,为此学院要始终坚持“以本为本”的指导思想。我院本科教学任务重,教学对象多元,不止面向本院,还要面向全校,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做好统筹安排和协调合作工作。在探索新理工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增加重要课程的学时,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把本科教学与本科生导师制、科研立项和学科竞赛进行有机结合,以深入贯彻执行“三全育人”教育方针。
陈耀认为,现行空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于传统理工院系架构和学科精细分类基础之上,已经无法适应建设空间科技强国的新需求。从“原点”即发展空间探测技术或数据获取手段出发组织开展科研活动与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才培养工作,不仅是山东大学“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团队的建设需求,也是空间科学学科特点与发展态势的要求,更是我国建设空间科技强国的时代要求。学院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在推动“跨学科、跨学院”的理工学科交叉融合方面积极作为,以“科教融合、理工交叉”和“科研创新链全过程体验”为路径,从而为打造新型空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贡献力量。
李冶认为,本科教育教学是学院的基础工作,学院近年在加强本科生教育教学上采取的特色举措已初现成果,其中以张鹏老师团队为代表的本科生科研指导团队就是学院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不断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成功实践。学院本科生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日常管理服务中共同听取学生意见,积极回应学生关切,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暂不具备条件的争取创造条件解决。学院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争取保留更多优质生源到学院攻读研究生。
杜猛从组建科研团队的需求方面谈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性。学院规划未来将瞄准太阳射电成像综合孔径系统、星载地球电离层电场和等离子体探测载荷等关键技术领域组建“科学+技术”融合的科研团队,涉及学科面宽,关联技术种类繁多,迫切需要打破学校、学院和学科的限制、通过不同学院师生的共同合作建立科研团队,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承担国家重大空间探测任务的能力。
本次集中学习研讨主题聚焦,内容深刻,为学院后续工作的开展理清了思路,梳理了步骤,对推进专业升级改造,加快新工科新理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会后,领导班子对学院后续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