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发挥党的领导最大优势,建强战斗堡垒,是新征程上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答题”。在山东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秉承“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把党旗插在教学科研一线,支部党员先后奔赴自然条件恶劣的南北极完成科学考察任务,登上海拔3200米高的铁甲山巅对自主设计的白光日冕仪进行试观测,连续作战24小时开展数据分析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提供决策依据,真正以顽强奋斗的实际行动朝着“党建强、学术强、学科强、发展强”的目标不断迈进。
空天科技是国之利器,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教工第二党支部现有党员41名,集结了日地空间物理、行星科学、天体物理、卫星导航四个学科方向的主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拥有8个以获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称号党员为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支部成员心怀“国之大者”,面向空间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II期”“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空间探测任务的建设与研究工作。在国家重大专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等项目的支持下,支部团队聚焦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装置或卫星载荷的自主研制,攻克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制出了一批高端技术装备与卫星载荷,产出了具有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其中,自主研制的白光日冕仪首次观测获得白光日冕像,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35-40GHz毫米波太阳连续谱仪”获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世界上首台也是目前唯一一台工作于毫米波频段的太阳射电频谱仪;成功研制的小型化朗缪尔探针和中子辐射普仪等卫星载荷,即将于今年9月发射上天实验;在地球极区高层大气中发现并命名了“太空台风”、提出并证实“地球风”可在月球表面生成水等工作被《自然》杂志选为了研究亮点;发现太阳耀斑扰动地球磁层和磁层空间潮汐效应等工作先后发表在《自然•物理》上;两次获得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发现富铁月壤的太空风化作用新机制的工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并牵头完成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国家PNT体系弹性化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示范验证”项目顺利开展,为我国新一代PNT体系构建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参与大量国际联合观测研究,多次执行国家空间碎片监测任务,已发现获国际小行星中心永久编号的小行星16颗。支部党员立足自身岗位,坚持把个人追求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时刻彰显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了山大力量。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将把握宝贵契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金钥匙”,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与科技创新,书写“强国建设,山大何为”的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