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校友:
展信安!
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始建于2003年,同年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为探索“空间科学”优势学科发展新模式,2008年成立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并于2013年开始实体化运行,与学院“统一筹划、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在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研发、重大科研项目争取、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工作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所属学科(团队)于2015年底入选山东大学“双一流”学科高峰计划特色学科、于2018年底入选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创新团队第一层次团队;研究团队实质性参与了 “夸父计划”、“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等国家重大空间探测项目的研究或论证工作,使山东大学成为国内少数参与相关研究的高校之一。
学院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为省级“空间科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开设“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应用物理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研究生专业中,空间物理学为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闻天逐日,探物究理。回首前路,在全体物院人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实力持续增强,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也成绩斐然。学院本科生教育以培养优质毕业生为根本任务,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具备独立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为目标,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已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物理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人才辈出,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校友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更是捷报频传,佳音不断。秉承“知识服务大众,科学引导人生”的理念,学院持续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并在近年积极拓展“一校三地”系列科普活动,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超150场次,年均受众超12000人,天文台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协会连续多年获评校五星级学生社团、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目前,学院已经确立了以“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为驱动的大力实施“六大战略”,从而实现“强院兴校”的发展思路,从解决国际前沿基本科学问题、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提升物理学科排名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只争朝夕,砥砺奋进。相信学院的明天会更好。
庚子春,荆楚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共克时艰。然而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寒冬”,让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20届毕业生预计175名,其中本科152名,硕士14名,博士9名,他们本该同大家当年一样或期待、或紧张,陆续签约等待进入工作岗位,但疫情让他们的求职之路注定不那么平顺。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凝聚着全体物院人的奉献和付出,浸润着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始终相信校友是学院发展的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2020年正是山东大学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院实现“百廿山大强院兴校”目标的关键时期。急难有情,情有馀兮,现在学院需要您的关注并向您发出倡议:
在您亟待招贤纳士时,请第一时间直接与我们联系,或通过线上招聘选聘我们的毕业生,相信他们不会令您失望。也恳请您在伸出援助之手时,充分发挥您的社会影响力,为我们搭桥牵线,提供就业信息,让他们在未来的路上有更多选择。我们也将积极为各位校友提供各种服务,并欢迎各位校友返校参加学院为校友定制的实验室参观、天文台参观、科普讲座与报告等活动。
众人拾柴火焰高。亲爱的校友,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虽然我们远隔千里,但您施以的任何一次帮助,都会让我们的心近在咫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书短意长,却道珍重。衷心祝愿各位校友平安健康,诸事顺遂!
联系人: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校友工作联络人 迟老师
联系方式:13863070066
联系邮箱:chitao@sdu.edu.cn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学生就业工作联络人 洪老师
联系方式:13563198501
联系邮箱:hf912181@163.com
谨致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2020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