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2021年引进人才公告
一、学校概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有赛罕、盛乐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工2128人,其中专任教师135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16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8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043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0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人。 学校有在校本专科生31677人,其中蒙古语授课本专科生6593人,研究生4330人,成人教育学生905人,留学生645人,形成了多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79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5个;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校级重点学科37个。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10种;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0个,其中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4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3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同时拥有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7个、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自治区首批科普示范基地1个。 二、招聘计划(教学科研岗)
单位 |
岗位招聘具体条件 |
学位 |
专业 |
教育学院 |
博士 |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
蒙古学学院 |
博士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汉兼通)、翻译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蒙汉兼通)、中国现当代文学(蒙汉兼通) |
文学院 |
博士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语文 |
外国语学院 |
博士 |
俄语、英语、英语(蒙古语授课) |
历史文化学院 |
博士 |
世界史、考古学、中国史 |
旅游学院 |
博士 |
旅游学及相关专业(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食品及营养科学相关专业 |
法政学院 |
博士 |
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法学、社会工作 |
经济管理学院 |
博士 |
数学或相近专业、经济学或相近专业、经济史或历史学及相近专业、会计学或管理学及相近专业 |
政府管理学院 |
博士 |
管理学相关专业、政治学相关专业、经济学相关专业、民族学相关专业、社会保障专业 |
民族学人类学 学院 |
博士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学、政治学相关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民俗学(社会学方向,蒙汉兼通优先)、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 |
新闻传播学院 |
博士 |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法学、国际关系学、计算机学、心理学、历史学、物理(实验员,蒙汉兼通) |
数学科学学院 |
博士 |
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 |
物理与电子信息 学院 |
博士 |
物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与控制 |
化学与环境科学 学院 |
博士 |
化学或环境 |
生命科学与技术 学院 |
博士 |
生物信息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生物)、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实验员) |
地理科学学院 |
博士 |
人文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理学或相近专业、城市规划、测绘工程或土地 |
计算机科学技术 学院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及相近理工类专业、统计学专业 |
心理学院 |
博士 |
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方向)、西方哲学(哲学原理或西方哲学史方向) |
音乐学院 |
博士 |
声乐、器乐、钢琴、 作曲、指挥、音乐学、音乐教育 |
体育学院 |
博士 |
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
美术学院 |
博士 |
书法、版画、水彩画 |
国际设计艺术 学院 |
博士 |
设计学、数字媒体技术方向、艺术学理论、文化产业管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应用心理学、哲学、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应用技术、传播学、文物与博物馆学、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方向、环境设计专业方向 |
工艺美术学院 |
博士 |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服装与服饰、工艺美术(民间美术)或设计专业基础研究、动画 |
国际交流学院 |
博士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博士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科学技术史 研究院 |
博士 |
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哲学 |
三、岗位待遇 (一)全职岗位待遇 引进高人才按《内蒙古师范大学“雄鹰计划”岗位实施办法》聘用岗位薪酬标准实行协议年薪制,并一次性发放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根据学科特点和研究计划协商确定,具体标准如下:
岗位类别 |
税前年薪(万元) |
安家费(万元) |
一级 |
150 |
160 |
二级 |
100 |
140 |
三级 |
80 |
120 |
四级 |
60 |
100 |
五级 |
40 |
50 |
六级 |
25 |
30 |
根据专业需要按计划招聘的优秀博士、紧缺专业博士、普通博士薪资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优秀博士和紧缺专业博士安家费30万元并以立项形式提供科研启动经费,理工科8万元、社会科学(艺术)5万元。普通博士安家费10万元,科研启动费5万元。学校允许二级学院根据所聘博士的实际科研工作需要,自主匹配适当比例的科研启动经费。 受聘一至四级岗位人才配偶符合工作调动条件的可调入学校工作;受聘五、六级岗位人才和优秀博士及紧缺专业博士,其配偶有博士学位的可调入我校工作;其配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且是我校紧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允许调动的情况下可调入学校工作。上述人员其配偶具有硕士学位且没有正式工作,可按校内备案制形式(非编制,同工同酬)安排在学校工作。 学校提供周转房,并负责安排子女在附属幼儿园、中小学(含高中)就读。 (二)非全职岗位待遇 薪酬一般按所聘和实际在校工作时间,参照全职“雄鹰计划”聘用岗位相应薪酬标准确定(实际在校月薪酬=相应全职年薪标准÷10),也可按照工作目标任务协商确定。科研经费根据所聘岗位任务及学科既有研究平台和环境协商确定。 非全职“雄鹰计划”岗位不享受购房补贴,在校工作期间由学校安排住宿;学校每年报销一次居住地至呼和浩特市的往返差旅费用。 四、招聘方式 人事处联系人:白老师(0471-738375913948433077) 任老师(0471-738375917704813481) 邮编:010022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 E-mail:rensk@imnu.edu.cn;imnu_rsc@163.com(投递简历邮件标题:应聘岗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