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20级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李可欣等人在学院李凯老师指导下,于天体物理期刊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PASP)上发表题为“The First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ASASSN-V J015428.67+204247.2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opulation of Low Mass Ratio Contact Binaries”的研究论文,山东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W UMa型双星是一类两子星均充满或超过其洛希瓣并形成公共包层的相接双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一类双星系统。由于W UMa型相接双星不同于单星和分离双星而展现出复杂的物理过程,其形成途径、结构状态与最终归宿等图像尚不清晰,同时理论模型也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该类双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首次对ASASSN-V J015428.67+2004247.2(以下简称J015428)进行了测光、光谱和轨道周期研究。结果表明J015428是一个低质量比、中度相接(q=0.129,f=26.8%)的A次型W UMa型相接双星,其轨道周期以−7.13×10−8天/年的速率减少,经分析得知轨道周期的长期减小可能是由于轨道角动量损失造成的。本论文中还收集了54颗小质量比相接双星,利用大样本数据分析小质量比相接双星的演化状态及能量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小质量比相接双星处于演化晚期,能量传递速率是质量比和辐射光度比的函数。这些结果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W UMa型相接双星的形成与演化。
图一.新疆星明天文台60厘米望远镜观测的J015428的多波段光变曲线
图二.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2.16米望远镜拍摄的J015428的光谱数据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行四年制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创建了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体系,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加入导师课题组,积极推动科研立项等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平均每年发表10余篇SCI论文,同时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大科创竞赛,如挑战杯、物理科技创新大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平均每年获评省级及以上奖励70余项。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项目的资助和山东大学(威海)超级计算中心的支持。
PASP是美国太平洋天文学会出版的天文学期刊,是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2021年SCI影响因子5.842。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88/1538-3873/acc7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