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空间科学的兴趣、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院行星方向2022级部分本科生和2023级研究生共30余人,于10月29日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在马山省级地质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
马山地质公园面积仅有7.74 km2,但集火山岩、沉积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遗迹于一体,被许多地质专家称其为“袖珍式的自然地质博物馆”。它在1993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青岛市风景名胜区和山东省级地质公园。马山地质公园的丰富地质资源和独特地貌景观,对于空间科学行星方向的同学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在这次野外认识实习中,付晓辉、陈剑两位老师站在各个地质遗迹前详细地介绍了胶东地区地质背景、英安岩柱状节理及其成因、马山地区地层特点和化石记录等基础知识。高达30米的英安岩石柱,笔直挺拔、棱角分明,壮观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地学的魅力。马山主峰北侧曲格庄组的沉积岩与其上八亩地组的英安岩分层清晰,热接触变质现象十分典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图1现场教学
参加此次实习的各位同学在出行前做各种准备,在现场认真听讲、积极提问,通过听讲、观察、记录、采样等多种方式,亲自探究胶东地区一亿年前火山喷发、河流沉积、化石形成的精彩故事。在这次实践教学中,同学们对课本上地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各类地质现象更形象化的认识。同时,通过一天野外考察中,同学们锻炼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锤炼了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

图2野外实习合影
学院历来重视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此次野外地质实习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三全育人”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之一。通过组织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实践、实训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23级硕士研究生 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