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2020-09-25 13:00:03  点击:

招聘信息

标题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招聘截止日期

2020-10-25

应聘网址

https://campus.pingan.com/pab

简历投递邮箱

184309081@qq.com

单位介绍:

平安银行是一家总部设在深圳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SZ000001)。其前身深圳发展银行是中国内地首家公开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国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为本行控股股东。截至2019年末,在职员工34,253人,通过全国91家分行、1,058家营业机构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行紧跟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零售转型,持续深化“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策略方针,以领先科技作为发展引擎,全面构建零售、对公和资金同业业务的“3+2+1”经营策略,持续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 近年来,平安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特色深受权威机构好评,在亚洲银行家主办的2019年未来金融峰会上荣获“亚太及中国区最佳管理银行奖”;在银行家主办的2019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荣获“最佳金融创新奖”;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社会责任百佳评估表彰大会上获颁“最佳精准扶贫贡献奖”等荣誉。此外,本行还先后荣膺“2019最佳私人银行”“2019最佳智能体验信用卡品牌”“中国最佳股份制贸易金融银行”等多项大奖。

招聘简章:

平安银行2021届全行校园招聘

世界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银行,平安银行2021届全行校园招聘正式启动!这里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具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强大的职业发展平台、简单务实的工作氛围、一群与你一起为梦想努力奋斗的年轻伙伴。未来无限的职业生涯,让我们携手共创!

一、WE来无限:9月全网上线,期待你的加入

WE来无限—平安银行2021届全行校园招聘正式启动!总行3大事业部、38家分行、3大类核心岗位,职等你来!我们欢迎优秀的青年才俊加盟平安银行,“金融+科技”、“金融+生态”,一起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

二、WE来可期:专属培养,成就未来银行家

平安银行为应届生提供1年保护期及专属培养,通过“培训分享、导师辅导、业务实践、轮岗学习”等培养模式,培养精通银行业务的骨干力量!

三、WE来有你:三类岗位

(一)招聘岗位:

1、零售类:零售培训生、IT、贵宾理财经理、理财经理、个贷客户经理、综拓客户经理等。

2、运营类:柜员等。

3、对公类:对公培训生、对公客户经理、产品经理、经营分析、风控管理、特殊资产经营处置等。

(二)任职资格:

1、本科及以上学历。

2、专业不限,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优先。

3、对金融行业感兴趣,积极主动、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善于沟通表达、团队协作、责任担当。

三、WE来加速:四步流程

1、网申:8月25日—10月25日

2、线上笔试:第一场:9月24日、第二场:10月28日

3、面试:9月下旬-11月上旬

4、OFFER:10月中旬-11月下旬,持续发放

参与平安银行集派活动,获笔试/面试直通卡!

扫描以下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小程序“PAi活”),

赢惊喜奖品!

 

四、WE来有料:多样福利

奖金、五险一金、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家属关怀、开关门利是、节假日礼品礼金、创新奖金、单身联谊、健身房、海量课程、荣誉激励……

五、WE来启航:一键网申

PC端:登录校园招聘官网campus.pingan.com/pab网申

移动端:一键扫码网申,PAi你造未来(微信搜索小程序“PAi活”一键网申)

六、公司简介:不一样的AI Bank,丰富的金融科技应用场景

平安银行,中国内地首家公开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领先科技作为发展引擎,构建智能便捷的零售银行、做精做强公司银行、变革升级同业银行。在全国各大城市共设立分行91家,通过1,058家营业机构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深入基因的创新文化、卓越的执行力文化以及深耕厚植合规文化,是本行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致力银行发展与员工全面成长的和谐统一。

在社会责任方面,我们深耕金融扶贫,以金融扶贫助力产业扶贫,用智慧金融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驰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平安银行首批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3,000万元,员工累计捐款3,000余万元。同时,我们还为疫情严重地区和防疫相关行业提供贷款优惠利率、优先信贷额度支持、跨境业务绿色通道、转账和网银手续费减免等多项支持。

关闭

 

电话:0631-5688751   传真:0631-5688751   邮箱:sssp@wh.sdu.edu.cn   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号   邮编:264209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