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科学学科是山东大学首批重点建设的“学科高峰计划”特色学科,建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谱与空间天气分中心,以及山东大学直属的空间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
大科学团队研究内容
涵盖日地空间物理与空间天气学、近地空间环境、卫星导航技术和轨道理论、行星科学等多个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为:
(1) 日地空间物理与空间天气学,研究日地系统各圈层特征和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对国家的航天、通讯、导航、定位技术系统等带来严重危害的日地系统各要素的基本特征和演化规律;
(2) 基于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望远镜,开展空间碎片和目标、小行星和系外行星的观测与研究;
(3) 月球、火星等行星光谱学遥感研究和行星环境实验室模拟研究;
(4) 北斗与GPS导航定位技术和应用研发,基于卫星导航技术和最新轨道理论的卫星精密定轨技术研究。
日地空间物理与空间天气学研究方向简介
该方向始于2007年初,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最年轻的空间物理与空间天气学科点之一。主要研究课题有:太阳爆发物理过程、日冕加热与太阳风起源和加速、行星际与地球磁层—电离层动力学、空间灾害性天气的模型预报和效应研究、空间探测仪器研制等。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拥有一支非常活跃的优秀科研团队。于2011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成果举例:(1)在地球磁层高纬区发现了新的太阳风进入窗口;通过观测及计算,指出这些窗口区域很可能由高纬磁层顶磁重联产生,主导着地磁平静时期太阳风等离子体的入侵过程;该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被多家媒体报道转载,《中国科学基金》杂志做为封面报道,多次在国际会议做“邀请报告”;(2)在空间中首次观测到磁岛与磁岛并合现象,并找到与之关联的射电信号,为重联电子加速理论提供了观测依据;该成果在物理评论PRX发表,被基金委网站和中国科学报报道;(3)发现了CME碰撞冕流激发的冕流波现象,是迄今发现的最大尺度日冕波动;由此发展出一套新的冕震学方法,可用于冕流-低速太阳风区域磁场强度和阿尔芬速度径向变化的诊断,在ApJ发表系列文章,被中国科学报等报道,被多次引用。
研究团队
夏利东 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山东大学(威海)副校长
主要研究领域
太阳大气、太阳风及其探测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曾担任“夸父计划”综合论证阶段有效载荷论证负责人。太阳风的起源研究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重要研究成果,空间日冕仪研究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发表SCI论文60余篇(含《Science》合作论文1篇,被评为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总引用~1100次。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空间天气学委员会委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夸父计划”科学委员会(预研阶段)委员。
陈耀 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青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威海校区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副院长
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特色学科”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领域
太阳爆发及空间天气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多位业内知名学者多次引用和正面评述,并获中国科学等多媒体报道。承担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重点等国家级科研或人才项目多项。曾获得2008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BASU”奖、2012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12、山东大学优秀教师奖、2014年山东省五四劳动奖(提名)、第二届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和2017年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等多奖项。召集或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邀请报告十余次。
李波 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杰青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日冕与太阳风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在多组分太阳风数值建模及日冕和太阳风中低频波动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发表SCI论文77篇(第一及通讯37篇),获SCI引用约700次;主持国家基金6项;是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ISSI)择优资助的三个国际组成员;获17次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约请,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召集分组会议或担任主持人。是ApJ、JGR等国际权威期刊的经常审稿人。
史全岐 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优青
山东省杰青
主要研究领域
太阳风-磁层耦合过程及空间天气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共发表SCI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篇第一作者论文因其找到了太阳风能量粒子进入地球新的窗口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并得到了众多媒体的报道。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山东省杰青等科研和人才项目10余项。曾获得2017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BASU”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张清和 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青年人才
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研究”国际团队负责人
主要研究领域
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及其空间天气效应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在《Science》上作为当期亮点发表(建国以来国内空间物理学届仅3篇《Science》论文)。承担国家级青年人才、山东省杰青等科研或人才项目近20项,并正牵头一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18名科学家组成的ISSI-BJ资助的国际团队。曾获得国际无线电联盟(URSI) “青年科学家奖”、国家子午工程2016年度十大科学与应用成果等多奖项。2013年起领导团队建立了山东大学威海地磁台和电离层观测站,并作为总体组成员参与国家重大基础科技设施子午工程II期项目,将积极在威海筹建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基地。
宋红强 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主要研究领域
太阳物理与空间天气学
主要学术成就
担任Frontiers in Astronomy and Space Sciences期刊Guest Editor,美国天体物理杂志(ApJ)、地球物理研究杂志(JGR)和中国科学(Science China)等期刊审稿人。研究兴趣包括太阳大气-行星际物理、日冕加热-太阳风的起源与加速机制、CME和耀斑的触发机制与演化特性、日珥/暗条及其爆发、激波、高能粒子的加速与传播、太阳射电爆发、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中的基本问题及相关的空间天气学应用等。先后承担国家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至今已在Physical Review X、ApJ/ApJL/ApJS、Solar Physics等SCI杂志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被引几百次。
汤朝灵 副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磁层动力学、地球辐射带
主要学术成就
承担国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共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20余篇,曾多次在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或口头报告。曾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的评审人、担任JGR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陈绍霞 副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太阳大气中的各种磁流体力学波动
主要学术成就
在太阳大气磁声波的研究方面发表SCI论文十余篇(第一及通讯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黄正化 副研究员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太阳大气色球—日冕耦合系统
主要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太阳大气色球—日冕耦合系统的关键物理机制研究。长期从事太阳光谱学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工作。共在ApJ、ApJL、A&A、MNRAS、Solar Physics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引用200余次。多次受邀为ApJ、Solar Physics、MNRAS等杂志审稿。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5项。入选第三批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培养人选。
刘维新 副研究员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
空间探测技术,激光物理及精密测量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从事激光谐振腔内元件引起的物理效应研究,基于激光频率分裂原理研制成可溯源到自然基准的相位延迟测量仪器;研究用于可移动式原子钟比对的光学—微波振荡源系统;参与了用于太阳物理研究的日冕仪/日球成像仪研究,设计完成空间白光日冕仪的光机和电控系统,开展将激光技术用于空间探测的相关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撰写国家标准一项。2006年和2009年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二等(第五完成人和第二完成人),2010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第二完成人)。
付辉 副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
太阳风与其源区性质的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太阳风源区观测性质和局地太阳风与源区联系的研究工作,在太阳紫外成像观测、太阳大气光谱学诊断和日球层大尺度磁场外推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相关工作多次被综述文献引用,成果“日面冕羽结构内出流速度的测量”被EIS仪器工作组列为研究亮点。共在ApJ、ApJL、MNRAS、Solar Physics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十余篇,引用1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省青年基金各1项。
田安民 副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入选第三批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
磁层物理及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
主要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磁层等离子体结构以及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研究。在JGR,GRL,Sci China等学术刊物发表SCI及EI论文30余篇。利用THEMIS卫星观测证认了地球磁尾夜侧拉伸磁力线上发生的磁力线共振及存在波导模。通过多卫星联合观测确认了太阳风动压突增引起的地磁PI和MI信号的源区位置和激发机制。先后主持科研项目4项(包括国家和省级3项)。获得第八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优秀青年论文奖(2012.9)。2017年入选第三批山东大学(威海)青年学者未来计划。
科研活动
近五年,年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20人次;获30余次国际会议邀请报告;主办了国际学术会议或研修班4次,其中2015年6月主办了第14届“国际太阳风大会”,为40年来首次在欧美外国家召开;主办NASA-IRIS卫星数据分析第七次会议(IRIS-7);在AOGS、IAGA、SolarWind14等会议召集分组会议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