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 |
山东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威海分校共建空间科学学科,成立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合作共建天文台一座,标志着山东大学空间科学学科建设的开始 |
2006年6月 |
与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国内首家行星数据系统(PDS)实验室 |
2007年6月 |
与国家天文台、威海市政府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建设完成,并于6月9日举办了落成典礼。该天文台拥有内地高校口径最大、技术水平先进的天文望远镜 |
2008年1月 |
成立山东大学威海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 |
2008年4月 |
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更名为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
2008年5月 |
山东大学发文成立“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 |
2009年10月 |
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立项 |
2010年2月 |
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发现并获命名权的首颗小行星命名“威海星” |
2010年7月 |
山东大学与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签署空间科学领域合作协议 |
2012年2月 |
山东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签署了在空间及天文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合作协议。4月,中科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在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设立联合观测站 |
2012年5月 |
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获评山东省首批“四星级”科普教育基地。 |
2012年5月 |
成立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谱和空间天气分中心 |
2012年10月 |
威海天文台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2012年11月 |
山东大学第19次校长办公会议,决定调整空间科学研究院为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的实体研究机构 |
2012年12月 |
与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续签行星科学领域合作协议 |
2013年9月 |
山东大学发文设立“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 |
2013年10月 |
山东大学(威海)举行“空间科学学科十周年发展论坛” |
2013年12月 |
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大楼正式启用 |
2014年05月 |
新聘国家特聘教授许国昌教授,创建山东大学卫星导航与轨道理论研究方向 |
2015年12月 |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山东大学首批“学科高峰计划”重点学科建设专业 |